散酒坊起名字大全都是白酒作坊小厂和大厂相
2025年10月21日 潮流资讯
烧酒,是白酒的“祖宗”,没有烧酒就不会有现在的白酒。但是,现在关于谷(高粱)烧坊的散酒好还是小酒厂的情怀好,抑或是大厂的产品好,一直都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。今天咱们不讨论谁好谁坏,站在客观逻辑和使用场景的角度来进行一个探讨。
非知名酒厂经常供货给小店以散酒形式售卖
首先,咱们不可否认的是,自古以来,不管是什么酒,都是以散酒的形式与大众接触。大家看历史及小说最常见的一个词叫做“当垆卖酒”,“文君当垆”的历史典故也千古流传。在商业形态不如现今发达的过去,都是前店后厂、自产自销散酒售卖形式。
新中国成立以后,加上改革开放,商业日趋成熟,白酒不仅划分了香型,也开始有品牌的意识。虽然当时的酒厂都是国营,但是品牌在全国市场的抢占已经开始暗流涌动!
当时的各大名酒
随着贸易的发展,生活需求的进步,对白酒的需求越来越高。可是,大家都知道,咱们国家在几十年前,经历了可怕的粮食短缺。但这酒得喝啊,于是,加浆降度成了历史之必然(就是坊间俗称的掺水)。大量的供应还要保证产品的稳定和不同的风格,五粮液开创了勾调工艺。小麦如此短缺,做曲太可惜,这不,麸曲工艺应运而生。
短短几十年,白酒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都说现在粮食没有以前那么紧缺了,为什么大曲酒还这么难喝到呢,为什么还这么贵呢?
这个就要从社会的发展阶段来说了!总结两个字就是——浮躁。
明白人都懂的砖曲
经济爆发的时代,商业逐利成为重头戏,情怀暂时不是很值钱。新工艺的酒成为了主流,经历了社会发展的颠簸(清末、民国、新中国),大家对酒有需求,但是要求并不高。除了高端场景,基本上有的喝就行,关键价格别太贵,毕竟当口粮,是高频消耗品。所以一家酒厂的产品根据品质以及工艺差别进行全面覆盖,从十元上下的酒精香精酒,到千元级别的大曲优质酒,差距大到不敢想象。但是,因为市场需求还处在较低的层面,各种劣质白酒层出不穷,酒精香精酒终端泛滥。
那平常选酒,咱们到底应该如何挑选呢?
民间散酒仍然有庞大的市场
要探讨这个问题,首先我们要知道,现在的白酒产品,主流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作坊散酒售卖
在民间有非常多的酿酒作坊,自制烧酒进行售卖,因为口感不错,价格便宜,具有一定的市场。这种作坊其实算是比较传统的烧酒销售门店了,不过不同的是烤酒的地方都不会放在门店,门店只做陈列和销售。
蒸馏取酒
大部分作坊的酒比较单纯,基本上是掐头去尾,截取中段进行销售,然后稍微随意点的商家就把头和尾的范围缩小,中段留长点。散酒的特征就是口感符合大众,酒香浓郁,口味重而烈,基本无添加。(注意是“基本”)由于工艺简单,里面的杂醇类物质含量比较高,需要一定的陈化和挥发。重在便宜,对口味要求不高的可以入手,然后建议至少陈放一年以后再喝。如果有信任、靠谱有情怀的老板,甚至还有检测报告,那是最好的,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。
二、酒厂直供散酒门店售卖
第二种形式的散酒售卖与第一种完全不同,第一种属于传统的烧酒,勉强能称之为白酒。第二种就是白酒的散酒门店了,属于有资质的酒厂直供。因为没有品牌和渠道,直接自营或者供货。
酒厂直供的散酒销售
酒厂直供的散酒,基本上就是标准白酒了,每款产品都有检测报告和执行标准。一般作为散酒销售的产品,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品牌。所以相对品牌酒,价格更加实惠,而且基本上不会有酒精酒。至于价格,一半与酒质有关,一半与营销有关。这就需要酒友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品鉴进行选择,如果喝后有明显不适感,那么可能就是产品工艺有问题。
对于第二种销售模式,一定要对源头进行私下的了解。如果是作为日常用酒,在自己了解品质和价格的情况下,这种渠道购酒肯定是首选。不过这种模式一样鱼龙混杂,既有技术实力强,营销能力弱的高性价比酒水,也有靠门店强力销售的劣质酒水,还是需要酒友有一定的专业知识。因为,你不一定摸得清楚产品背后的定价逻辑,往往有可能不大想卖给你的是真高性价比产品。
三、其他所有渠道的品牌酒。
不管是全国品牌,还是区域龙头,都属于正规大酒厂,但是大酒厂也有大酒厂的产品体系。也有他的商业策略,比如说贴牌。。。这里就不赘述了!
超市终端白酒货柜
我们撇去商业逻辑,仅仅从产品逻辑来讲。当初从老四大,八大,十七大,53名优等多款名酒,皆是从无数的同类产品种过关斩将而入选。每款能入选的产品无不是具有独特工艺和风味而荣获殊荣的。可以说,所有的白酒都脱离了烧酒简单纯粹的粮食酒香气,而追求复杂而协调,丰富而具有层次,浓郁而具有愉悦感等等的高级体验。而要得到如此高的体验,复杂的工艺必不可少,所有工艺的细节都是时间和经验的成果,这一点是买酒药来烤酒的散酒坊不可比拟的。
不过,前面也说过了,大厂的产品架构过于复杂(含贴牌),我们如何能选择一款合适的产品呢,除了嫡系产品,还有就是靠品鉴了,毕竟大厂的产品检测会比较放心。网上关于做初粗略品鉴的自媒体作者也有不少,有很多明显不接产品推广的作者,可以用作参考。在价格和口感都能接受的情况下,优先选择大厂出品。
至于标题提到的,他们之前到底差多少?我们用几张图标来看看。
首先,散酒作坊的大概流程是蒸粮、撒曲、烤酒,相对传统简单,也能出不错的酒,其中高粱酒优于谷烧酒,谷烧酒的酒体初期有害物质高于高粱酒。
而固态标准的酒厂根据香型不同的基本工艺也分享给大家,对比下复杂程度就知道了。
清香的基本工艺流程
普通浓香工艺流程
酱香工艺流程,忽略“古代传统”几个字
大概看看就知道如果按传统的标准,各大香型的原酒有多么的复杂。而且不能保证每次同样的工艺能出同样的酒质,还看师傅中间环节把控以及摘酒的水平,摘完以后还要时间的沉淀。所以好酒特别珍贵,不是光用粮食来算比例的。质优量少的酒体用来调制核心高端产品,然后根据勾调酒体品质逐步降档,这就是白酒基本的产品逻辑。在这里面,制曲有专门的工人和车间,酿制有专门的师傅和车间,勾调有专门的工程师(勾调工艺比较复杂,用到了很多科学手段),包括环保这块也是一大笔开销,然后还有多级销售渠道,所以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肯定能够要高过散酒作坊、小酒厂直供门店不少。
除去商业猫腻,有时候是一份价格一分货,确实也不排除酒厂自己的定位逻辑不可琢磨。总之,推荐各位酒友,按需购酒,按场合选酒。
1、重要应酬,品牌高档酒无疑,就像自己抽白沙,发烟皆中华一样,这种场景消费是面子,靠品牌来支撑。
2、普通应酬,品牌中低档酒与酒厂直供酒,不讲牌面讲酒质,基本保证纯粮无添加,质优好入口,钱包负担小。
3、日常口粮,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对比选择,哪怕是作坊的纯粮酒依然没问题。毕竟咱不能用十五元的价格,达到五百元的要求。
你们怎么认为呢?欢迎到评论区探讨!
注:以上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,未成年人严禁饮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