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流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资讯 >> 建筑钢材

嫩江新房欧式装修嫩江市四个坚持推进乡村建

2025年10月24日 潮流资讯

来源:【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】

背景情况:前进镇繁荣村位于嫩江市西10公里处,北靠嫩江,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隔江相望,因1952年成立腾克木鲁(达斡尔语,繁荣昌盛之意)达斡尔族乡而得名。繁荣村坚持把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、民俗风情、文化遗产相融合,积极探索生产生态生活融合、一二三产联动的乡村振兴道路,重点打造了前进镇繁荣达斡尔族村美丽宜居“田园综合体”。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群众的荣誉感、幸福感、获得感,有力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。繁荣村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森林乡村、黑龙江省19个乡居旅游目的地之一、黑龙江省乡村治理试点村、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点、省级新农村建设五星级示范村、全省“五个好”先进村党组织、全省文明村标兵、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、全省先进村民委员会、全省和谐村屯、省级卫生先进村等诸多殊荣。繁荣村典型案例于2022年11月7日在CCTV-17农业农村《我的美丽乡村》栏目进行了专题报到,介绍了嫩江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。

一、取得成效

近年来,嫩江市委、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和黑河市重大决策部署,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,按照“政府主导、规划先行、社会参与、共同富裕”的思路,坚持把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、民俗风情、文化遗产相融合,积极探索“党建引领、资金整合、三产融合、特色打造”的乡村振兴路子,重点打造了前进镇繁荣达斡尔族村美丽宜居“田园综合体”,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群众的荣誉感、幸福感、获得感,有力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。

一是坚持党建引领,激活乡村振兴“动力源”。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、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与抓党建工作放在同等重要地位,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,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新农村建设等工作,使党建工作与农村中心工作相融合、两促进。坚持党员带动。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让党员干部成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,全面落实党员干部包村包片责任制,由党员带头,积极投身乡村环境“脏、乱、差”问题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。创新活动载体。以支部“主题党日+”活动和“三会一课”等为载体,将脱贫攻坚、美丽乡村工作与党群活动日有机融合,提高村民自我管理意识,引导和动员群众自觉参与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中来,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。加强民族团结。为加强繁荣少数民族村建设,先后投资100余万元,建设少数民族风情浮雕墙两处、少数民族风情雕塑两座。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0万元,建成400平方米村文化活动中心一处。并与黑河学院美术学院达成院镇共建协议,打造繁荣村少数民族文化墙,展示民俗民风和人文历史。

二是坚持资金整合,打造乡村建设“样板间”。多年来,繁荣村以完善基础设施、便利公共服务、美化村容村貌为工作重点,整体谋划,工作细化,加快补齐基础设施“短板”,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。先后利用争取到的2560多万元的移民项目资金,高标准建设了移民新村,新建35栋两层别墅和158栋欧式标准样板房。积极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,硬化街巷路面15条,修筑石砌边沟1.1万延长米,安装太阳能路灯392盏,安装垃圾箱80个。争取投资40万元,打机井2眼,建设井房2个,村民全部吃上洁净保质的安全水。争取投资80万元,对120公顷土地小流域进行全方位综合治理。实施植被保护工程,防止水土流失,建设了7万平方米防护林带,先后完成绿化面积1608亩。同时,着力在活动场所建设、管理机制完善、实际作用发挥上下功夫,健全完善了配套服务设施,在中心村建设3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处,1000平方米室外活动广场1个,医疗卫生室1个,农家书屋1个,农业培训中心1个,社会综合治理活到室1个,各种配套设施完备,服务健全,环境优美。广泛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,着力推动移风易俗,形成了良好的文明村风。繁荣村已成为省级文明村标兵,文明户达到99%,十星级文明户达到95%。投资85万元,建起1000平方米以上文化广场1处。加强依法治理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。利用重大节日节庆活动,深入开展法制宣传、法治讲座;通过以案说法、现场调解等活动,就地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婚姻家庭、邻里纠纷、劳务合同、民间借贷等问题,引导群众真正敬法畏纪、遵规守矩。

三是坚持三产融合,加快驶入致富“快车道”。繁荣村按照“绿色农业+生态旅游+美丽乡村”的建设模式,引导繁荣村维民生态种植合作社与村集体合作,对全村耕地进行整体综合开发,让资本流进来、资源活起来、农民富起来,走出了一条确保农民不离地、不失地、不失业、不失居、保增收前提下的脱贫攻坚发展道路。维民合作社先后自筹投资1900万元,加强基础设施和加工设施建设,建有日烘干能力500吨的大型烘干塔1座,仓储库5000平方米,水稻加工车间1300平方米,常年为繁荣村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16个,促进脱贫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。每年季节性吸纳本村20多名脱贫人口入社、入园务工,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。目前全村产业经营齐头并进,多点开花,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。

四是坚持特色打造,绘就美丽乡村“新画卷”。繁荣村生态环境良好,地缘优势明显,现代农业、休闲观光、果蔬采摘、民风民俗等大有潜力可挖。毗邻内蒙古,达斡尔少数民族特色也为该村发展旅游经济注入了民族元素。在今后工作中,繁荣村将认真贯彻执行乡村振兴战略,按照美丽乡村建设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二十字方针以及黑河市委嫩江市委的统筹安排,把繁荣村打造成为集休闲农业、生态观光、民俗旅游、综合康养为一体的“田园综合体”,将建设江畔亲水餐饮区、生态综合康养区、滨江观光展示区、水上乐园功能区、传统农业体验区、小微企业创业区、现代农业展示区、民俗民宿体验功能区、滨江景观大道、达斡尔民俗风情园等十大功能园区,打造承接嫩江市区居民及周边县市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“新名片”,全面推动乡村环境面貌大改善、大提升、大变样,让繁荣村真正“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,实现村庄美、百姓富、人气旺的和谐统一。纵观中国星罗棋布的少数民族村寨,大多在同一座村内生活着单一的主体民族。然而,繁荣村321户916人中却生活着汉、达斡尔、蒙古、满、回、鄂伦春、鄂温克、朝鲜、彝等多个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395人,其中达斡尔族89户267人,他们相互学习、相互尊重、相互包容、共同进步,“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”,描绘出了一幅团结奋进的美丽画卷。

二、经验启示

一是三级联动,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。繁荣村始终坚持市委市政府主导地位,前进镇党委政府统筹推进,积极创新管理方式,村“两委”一班人团结带领村民,着力推动全村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。

二是三产融合,深层次探索发展路径。按照“绿色农业+生态旅游+美丽乡村”的建设模式,引导繁荣村维民生态种植合作社与村集体合作,对全村耕地进行整体综合开发,让资本流进来、资源活起来、农民富起来,走出了一条确保农民不离地、不失地、不失业、不失居、保增收前提下的美丽乡村发展道路。

三是多方统筹,多渠道强化资金保障。加大资金投入,结合移民搬迁后扶资金和乡村提升工程,整合农、林、水、住建、交通、环保等专项资金投入到特色美丽宜居乡村和“田园综合体”项目建设。

本文来自【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ID:jrtt

美术文献杂志

汽车电器官网

汽车电器编辑部

金融文坛杂志网站
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