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起名店洛阳最好听的八大街名看看你家门
2025年10月21日 潮流资讯
洛阳有很多奇特的地名,比如,宜阳县有最霸气的"南天门"、最浪漫的"小雨淋"、最穿越的"火焰山";伊川县有最吓人的"脑子山"、最文艺的"九皋村";孟津县有最奇怪的"一条鞭西";嵩县有最值钱的"玉盘"。
而在洛阳市内,很多街道的名字也非常好听,甚至有网友评选出了"洛阳八大最好听的街名",看看你家门口的街道上榜了吗?
勒马听风街
勒马听风街位于瀍河区,是一条宽不过5米、长不过百米的小巷。在全国最美街名的网络评比中入选前三名,因此,勒马听风街也从很多洛阳当地人都不清楚的一条偏僻小巷,变成了红遍全国的"最美街名"。而关于"勒马听风"这个名字的由来,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。
流传较广的说法是:在汉献帝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二月,刘备以金蝉脱壳之计离开曹营,占据徐州,曹操带兵前去征伐并攻陷徐州。之后,刘备逃往河北投靠袁绍,关羽与二位皇嫂被俘到洛阳,因挂念刘备与张飞,便想出去探听消息,在骑马来到瀍河东岸时,看到曹操正在九龙台点兵,就勒住战马想听听风声,因而得名。
九龙台街
九龙台是曹操的点兵台,位于瀍河西岸、九龙台街路南。九龙台原是一座高台,占地5000平方米,上建有三、四进殿房,还有院舍、戏楼等。解放战争时期,被据守洛阳的206师师长邱行湘挖成防御工事,从上面到下面全部挖空,并分修了碉堡,帮助其抵挡了解放军的攻打。因为在战争中损坏严重,九龙台后被全部拆除。
春晴街
春晴街使用了"洛阳八景"之一的"金谷春晴"的后两个字为街名。据说,金谷园是元康八年(公元296年),西晋权臣石崇与贵族大地主王恺争富时修建的别墅,广收天下奇花异石放置于园中,谓之"金谷园",也是洛阳名园。如今,金谷园早已无迹可寻,洛阳火车站附近的"金谷园"则只是托名,而并非故址。
西苑路
始建于1956年,全长约3600米,因经过隋唐西苑故址而得名。隋炀帝大业元年(605年)建西苑,西至新安,北抵邙山,南达伊阙诸山,方圆二百里。武则天时期,洛阳升为神都,西苑被定名为"神都苑"。宋元以后,洛阳日渐衰落,西苑虽是皇家园林,也不免败落。如今,因为1500棵法国梧桐组成的"绿色长廊",西苑路仍被看成是洛阳最美的一条路。
丽春路
丽春路,因丽春殿而得名。丽春殿是西苑的十六宫之一,包括丽春殿、含莲亭、芙蓉亭等,位置大体在今西工613研究院一带。如今,丽春路已经成为贯通洛阳东西的一条次干道。
仁义胡同
位于老城农校街中部,宽一米多,长不足200米,因"董老官"的仁义而闻名。据说,这里以前并没有街道,而是董李两大户人家的界墙,后来两家因为此墙发生纠纷,董家人写信给"董老官"询问该如何处理,董老官回信称"千里捎书一墙,让他一墙又何妨?"。按照"董老官"的意思,董家人就在自家院子垒了一道界墙,李家人见此,也将墙往自家院子里挪了一截,于是,两墙之间便出现了一条胡同,后人称之为"仁义胡同"。
里仁巷
里仁巷位于老城,取名于《论语》第四篇《里仁篇》,其中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、原则和理论,对后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。因此,全国很多城市都有里仁巷。据说,里仁巷的很多居民祖上都是从山西移民过来的。
马蹄街
马蹄街为古称呼,后改名为柳林东西街、成功街。其中,柳林东西街为一条东西向的弯月形街,成功街则是东门南侧靠近东城墙的一条南北街,两条街连起来形状犹如马蹄,因此有了"马蹄街"的称呼。
所以,这几个好听的街名,有你家门口的街道吗?如果你有更好听的街名,也欢迎在评论中讨论~
(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