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流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资讯 >> 新鲜新闻

慎言笃行起名字怎么样二元思辨话题慎言与敢

2025年10月21日 潮流资讯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材料一:常言道,水深则流缓,人贵则语迟。明末清初朱柏庐的《治家格言》中也说,处世戒多言,言多必失。

材料二:近年来,网络上流行一个热词“嘴替”,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、不敢说、不会说的话说出来。“积尸草木腥,流血川原丹”——杜甫是厌战者的“嘴替”,“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”——白居易是贫贱者的“嘴替”。

对此,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?请据此写篇文章,表达你的看法。

要求:选好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【审题立意】本题为二元思辨话题作文。话题的关键词为:慎言与敢言(嘴替)。一个是谨慎说话,言多必失,一个是敢于发声,针砭时弊。二者相反,代表了不同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但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。

材料一:由两则名言构成。

第一则:“水深则流缓”指江河愈深愈是缓缓流淌,用来暗喻表面不声不响的人却蕴藏着大的智慧;“人贵则语迟”指有水平有修养的人说话不急躁,语速慢,这是因为他们往往三思而后言,讲究的是“慎言”。本材料运用比兴手法,由“水深则流缓”引出“人贵则语迟”,其核心是讲究“慎言”。

慎言是一种修行:多干为佳,少说为妙,谨言慎行,修身之道。有修养的君子宁可保持沉默寡言,也不随便说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话;尤其在做事方面,宁可显得笨拙一些,也绝对不能自作聪明。

慎言是一种智慧:讷讷寡言者未必愚,喋喋利口者未必智。看着很木讷很少说话的人不见得是很愚笨,喋喋不休巧舌如簧的人不见得聪明。

第二则:明末清初朱柏庐的《治家格言》“处世戒多言,言多必失”,告诚世人言语不可不慎,否则容易说错话,做错事,他这是强调“慎言”。人如水,往往最高的浪都会拍在沙滩上,再也回不去。说话做事,不在于显示于众人之眼,而在于慎言笃行。

春秋时期,齐襄公派兵在葵邱戍守,二位将军在临行前问齐襄公戍守期限,齐襄公正在吃瓜随口说明年瓜再成熟的时候。一年过去,齐襄公忘了这件事情,但是二位将军献上成熟的瓜提示齐襄公,但是齐襄公却根本没有召回他们的打算,最后二位将军却因此不满,最后起兵造反,推举了新国君。所谓“轻能必将寡信”,一个人如果许下了诺言,那么一定尽力去做,就算做不到也要跟别人好生解释,避免误会,否则很有可能导致祸患产生。

两则名言启示我们要“谨言慎行”“三思而言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慎言不是不言,“戒多言”也不是缄口,而是在合适的时候发声。

材料二:关健词是“嘴替”。此材料举例对“嘴替”加以说明。

第一个事例:杜甫

积尸草木腥,流血川原丹。

举国到处兵荒马乱,满山遍野烽火弥漫。死尸成堆。草木散发出血腥味,流淌的鲜血染红了平原河流。诗句形象地再现了战时山河破碎、人民遭殃的残酷事实,深刻地揭露了“安史之乱”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。杜甫为厌战者发声。

第一个事例:白居易

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

多么矛盾的心境,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,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。此句用同情的口吻,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,把当时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痛苦有力地揭示了出来。白居易为贫贱者发声。

杜甫,白居易皆为现实主义诗人,他们关心民生疾苦,为天下贫苦百姓和士人发声,他们的“敢说”是敢替别人说,是不顾个人得失为民请命,是为社会谋利益,为时代发展发声,而不是胡言乱语,妄加论述。这启示我们要明辨是非,敢于发声,针砭时弊,进而推动社会进步。

结合两则材料可知,“慎言”是少说,但不是不说,是深思熟虑后发声,不盲目,不跟风,不妄言,体现了个人的修养智慧。“嘴替”是“敢说”,是在明辨是非、深思熟虑后大声疾呼,为民请命,是在明晰“慎言”道理之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,体现了个人的担当精神、责任意识。于个人,我们当以慎言立身处世;于天下,我们应以发声刺破黑暗。立意行文时,要厘清“慎言”与“敢言”(“嘴替”)之间的关联,然后对两者的内涵与联系进行论述。

典型立意:

1.慎言可修身,敢言方立命

2.“慎言”修己身,“敢言”为他人;

3..三思而后言,敢发时代先声;

4..“慎言”不忘“敢言”,为社会正义而言;

5.慎言修自身,敢言怀天下

6.立身处世当慎言,心怀天下敢发声

7.少言以自律,发言为当下。

8.言多虽必失,必要应多言。

9.为生民言,为社会不公言。

【范文1】慎言修自身 敢言怀天下

市井喧哗,嘁嘁喳喳,处世若多言,则言多必失;盛世将倾,万物沉寂,处世若无言,则言少必垮。吾辈青年立潮头,自当明辨语言的力量,体悟语言的真谛——慎言修自身,敢言怀天下。

慎言修自身,水深流缓,人贵语迟,为往圣继绝学。

尼采在暗夜中高呼“谁终将声震人间,必长久深自缄默”。成大事者,从来慎语三思而后行,从来沉潜提升而后成。君且看南仁东默默耕耘,终令窝凼(dàng)洼谷醒天眼;君且看林俊德栉风沐雨终使瀚海黄沙腾核云。谦逊基于力量,口无遮拦源于无能。君亦闻“我爸是李刚”之狂言,目中无人令众人厌;娱乐圈明星言不过脑,一时失语成千古恨;互联网谣言滋长,大发议论,妄下断语,恶语伤人使心寒。语言如水,妄言则舟覆。凡说出口的话,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,所言需真,所诺必践,所言不伤及他人,所论不危言社会,便以“慎言修自身”。

敢言怀天下,身如芥子,心藏须弥,为万世开太平。

“黑云压城城欲摧”之时,杜甫发出“积尸草木腥,流血川原丹”的诘责,为伤民发声;家田输税尽之际,白居易哀叹“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”的无奈,为贫者发声;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,无产阶级燃炽希望的曙光,亮出“遍地哀鸿满城血,吾非一念救苍生”的凌云壮志。盛世将倾,临渊而侧之际,是千千万万先行者担当“嘴替”,挺起脊梁,燃起暗夜苍穹里的熠熠星光,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用语言指引前行的方向,为不能发声者,不敢发声者,不会发声者夺回属于他们的语言权利。

为己言则慎,为人言则勇,借语言之伟力,踏万里河疆。

“在善恶的评判间保持必要的敏感,在是非的摇摆间保持必要的钝感”。闻鲁迅先生以谆谆教诲,“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”,以慎言规范自我,以发声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。当下万物互联,语言的力量愈发强大。“万柳书院”事件中网友对营销号捧出的“少爷”趋之若鹜,甚至在那条短视频的评论区中自称“天空一声巨响,老奴闪亮登场”。一开始可能觉得玩梗好笑,但语言即权利,语言所承担的功能远比玩梗更多,乱象频出当下,吾侪青年且将廓清语言的力量,在面对此间种种时都可以不卑不亢。

或慎言,或敢言,从来都不是正反对立,褒贬立断的两面,应当在该律己时慎之又慎,言多必失;在该发声时奋勇向前,明确立场,应当以自我之肩,托起复兴之红日。少年裘马,衣履风流,前方是炽热的东方,前方是喷薄的旭日,前方是照亮寰宇的万道霞光。

课外语文期刊

漫科学杂志网站

光源与照明杂志社

花溪期刊官网

  • 友情链接